全球第一大乳製品企業:年收入超過2000億元,雀巢跌落到第三位
隨着健康意識的提升,人們對於乳製品的消費需求不斷提高,從以高溫滅菌常溫液態奶消費爲主,逐步發展爲常溫純牛奶、常溫酸奶、低溫鮮奶、低溫酸奶、含乳飲料等多個品類齊頭並進。
根據《中國奶業質量報告(2023)》顯示,去年全國奶類產量創下歷史新高,首次突破4000萬噸大關,同比增長6.6%至4026.5萬噸;規模以上乳製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.1%至4717.3億元。
1亿年薪,4场0球!内马尔踢养生足球,沙超争冠乱了:前4只差2分
中國乳企在世界處於什麼地位?最新發布的“2023年全球乳業20強”可以告訴我們答案。今年入圍門檻提升至51億美元,20強的總營業額以美元計算,同比增長7.4%。從國家分佈來看,法國佔據4席,緊隨其後的是美國、中國、德國、加拿大,各有2家企業上榜,荷蘭和英國各1.5家(聯合利華),瑞士、新西蘭、印度、愛爾蘭各有1家,丹麥和瑞典各0.5家(阿拉福茲)。
今年榜單排名發生了鉅變,去年排在第15位的日本明治落榜,愛爾蘭的哥蘭比亞(Glanbia)首次入選,排在第20位。有9家企業排名上升,6家出現下滑,只有5家保持不變。
排在榜單6-10位的分別是阿拉福茲(Arla Foods)、荷蘭皇家菲仕蘭(FrieslandCampina)、 蒙牛、恆天然(Fonterra) 、薩普託(Saputo)。
蒙牛下滑一位排名第8,去年乳製品營業額爲144億美元。公司在鮮奶、冰淇淋、低溫酸奶、奶酪等領域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。旗下全球乳業最大單品“特侖蘇”持續擴大高端奶市場份額領先優勢;高端鮮奶“每日鮮語”的品牌知名度保持第一;低溫業務連續18年穩居市場份額第一,優益C、冠益乳均有不錯的表現。
去年,蒙牛冰淇淋業務(隨變、綠色心情、蒂蘭聖雪、冰+)收入達到56.524億元,同比增長33.3%,連續三年實現雙位數增長。值得一提的是,合作推出的茅臺冰淇淋累計銷量近1000萬杯,實現銷售額2.62億元。
公司正在加快佈局步伐。今年2月份,蒙牛宣佈投資15億元在四川眉山建設冰淇淋生產及冷鏈物流倉儲基地項目,包括8條先進冰淇淋生產線,日產能近300噸。
在宣傳推廣上,蒙牛持續強化與世界頂級賽事IP合作,傳承“天生要強”的品牌精神。第四次攜手國際足聯,正式成爲2026年、2030年世界盃以及2027年女足世界盃全球官方贊助商。
伊利穩居第五,連續四年躋身全球五強、連續十年蟬聯亞洲乳業第一。公開資料顯示:這是國內規模最大、產品品類最全的乳製品企業,擁有“伊利”母品牌及20餘個子品牌。其中,伊利純牛奶、安慕希、金典年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,優酸乳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,還有10個子品牌年銷售收入在10億元以上。
伊利產品覆蓋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截至2023年6月底,公司已在全球設立75個生產基地,擁有當前灌裝速度最快、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灌裝生產線。在中國、荷蘭、新西蘭、日本、印尼等地建立了15個創新中心,持續開展科技創新。
今年上半年,伊利實現營業收入662億元,淨利潤63.14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4.31%和2.85%,再創歷史新高。根據推算,它有望成爲首個淨利潤突破100億元的中國乳企。
美國奶農(Dairy Farmers of America,簡稱DFA)營業額達到245億美元,排名從2022年的第四躍居至2023年的第二位,擠下雀巢和達能。這是全美最大的乳製品企業,成立於1998年1月1日,總部位於密蘇里州堪薩斯市。2020年以4.25億美元的價格,接手破產的迪恩食品(Dean Foods),後者有着160多年曆史,是美國最大的牛奶生產商之一。
蘭特黎斯(Lactalis)連續三年蟬聯全球乳業第一,營業額達到286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2080億元),相當於1.6個伊利。這家法國乳業巨頭成立已有90年,在52個國家共有270多家工廠,旗下擁有總統(President)、帕瑪拉特(Pamalat)、蘭特(Lactel)、佩樂(Bridel)、法芮雅(Flory)等品牌,涵蓋奶酪、牛奶、新鮮乳品、黃油、奶油等品類。
過去一年,蘭特黎斯先後將澳大利亞酸奶品牌Jalna Dairy Foods、德國BMI的乳製品業務和品牌、法國特色奶酪製造商Verdannet、意大利奶酪製造商Ambrosi等收入囊中,進一步鞏固其領先地位。